大浪淘沙,消亡中的种植牙
上篇的种植体多是柱型的或根型的,详情点击奇形怪状种植牙,老司机也没见过,顺便把上文中的种植体和五金螺丝的谜底揭开:
本篇介绍更不一样的,其中大部分已经消亡了;
比较细长的种植体,因为比较细,没办法再通过螺丝做成种植体+基台两段的,所以只能是一体的,蕞后把烤瓷牙等假牙粘到上面即可;
这种一段式的种植体也可能在螺纹上有点不同的变化;
现在这种一段式的种植体还在使用中,但不再用在后牙区,毕竟机械强度不足,在咀嚼时可能会发生种植体的折断,而是主要用于咀嚼力比较轻的前牙区,尤其是下门牙比较细小,有时无法种植常规直径的种植体,下门牙的咀嚼力也很小,不必担心折断的问题;
还有更细的,叫种植针更合适(好像是叫三角脚种植体);
种植体不一定必须是圆的,扁的种植体也曾经存在(下图是已经失败的种植体),叫叶状种植体;
再来一个扁的种植体,模样有点像楔子,扁种植体的优点是即使牙槽骨吸收缩窄也能种植,但是承受咬合的能力比较差,过大的咬合力会造成种植体颈部的折断;
船锚?
像锚又不像锚的种植体,二师兄的大耙子?
酒吧吧台前的凳子?有点像,制备种植窝难度大,创伤也大;
落地灯?
下颌支种植体
你觉得像啥就叫啥吧
各个时期、各种型状种植体,(下颌五颗是比较现代的种植体)
更早时候,还有一种种植体并不是植入骨内的,而是植入在粘膜(牙龈)下方、颌骨表面的,需要两步手术,第壹步先切开牙龈,并尽可能大范围的把牙龈翻开,显露骨面,取颌骨表面的模型,把颌骨的形态复制出来后缝合,根据颌骨表面形态的模型设计铸造一个支架,第二次手术时再次切开牙龈,也要把牙龈翻开比较大范围才能将铸造好的支架放在颌骨表面后再次缝合,等伤口愈合后在支架上面设计制造假牙,支架起到稳固假牙并承担咬合力的作用;
西方的老人经济独立,寿命又长,如果没有牙齿肯定就无法愉快的进食,很多老人愿意配合医生进行各种复杂而又漫长的治疗,为了种植,从髂骨上取骨、从腿上取骨进行移植,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整个种植过程,这些复杂的手术经常需要住院治疗,而且需要全麻下进行,花费自然不菲;
例如上图那个“四世同堂”,感觉他就是生命不息,种牙不止,就为了能够正常的进食、愉快的社交;
有些国人对这种做法很是想不通,受那么大苦、花那么多钱、还有一定失败率,总感觉不值得,省下来的钱买吃的不好吗,问题是没牙怎么吃呢?
还多次眼见着事业小成的子女陪着父母就诊,闻说手术过程的麻烦、花费、和失败率等等,就显露出那种根本没必要的表情,听到他们对父母说吃点软的就行了,没必要搞这个;
你缺牙了吗?你知道缺牙吗?你没缺过牙,你凭什么说三道四,你不知道缺牙,你没有发言权,蕞有发言权的是缺牙的人,要知道种牙后可以吃土豆烧牛肉的;
其实缺牙的苦只有缺牙者自知,如同没有失明的海伦·凯勒肯定写不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还有一种不是种植的手术,为了保证假牙的稳固,在牙龈上制造一些孔洞用来固定假牙,类似子母扣,和打耳洞、鼻洞差不多,至于说假牙稳固性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种植不仅仅种植在颌骨上,也可以种植在鼻、眼、耳的附近,为了那些因为外伤、感染、肿瘤而失去鼻、眼、耳的患者的义鼻、义眼、义耳提供固定支持,这些种植体仅仅长度为3-4毫米;
当然也可以种植在四肢或手脚上,再接上假肢;
种植牙不光是金属的,也曾经有过有机玻璃、塑料、碳纤维等等,但要么因为强度不够、要么因为无法和颌骨发生骨结合,现在消失不见了;
现在的种植体主要是钛和钛合金的,但也有非金属的,比如氧化锆和氧化铝的种植体,白色的,中国市场上没有,在国外也远不普及,原因是成功率不如钛种植体理想,需要长时间进行验证;
为什么很多种植体都消失了?要么因为创伤比较大,病人太痛苦,要么临床验证没有长期成功率,或者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不利于推广;现在的种植体都经过临床长期验证,而且种植体的宏观和微观处理技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降低了很多,成功率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