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样的人需要减肥?
大多数人相信人分两类,一类是喝水都长肉的,另一类是怎么吃也不胖的。
BBC很好奇第二种人是否存在,于是他们选了十个所谓“吃不胖”的人。
研究人员要求他们平均每天吃5000卡路里的食物,并限制运动,看他们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可喜的是,他们都胖了。
但失望来的很快。
这些胖起来的人中,一个亚裔小哥增加的体重只有 2% 是脂肪,而他的基础代谢增加了近30% 。
这意味着,在别人身上能长成肉的,被他的身体拼命消耗着。
不仅如此,参与实验的十个人,在结束了增重实验之后,回到以前的生活状态,不可以放纵或节制,一个月后他们基本都恢复了之前的体重和体型。
研究证明,胖瘦确实和基因有关。
是所谓“天选瘦子”和“天选胖子”。
不过别灰心,毕竟人类总是有让自己逆天改命的能力。
首先我们得知道,减肥是为了什么。
要严肃面对减肥这件事,因为肥胖确实会影响人的健康。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肥胖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
研究显示,严重肥胖比体重正常者,糖尿病病发率增加了30倍。
并且,脂肪过多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引发脂肪肝,重度肥胖者病变率高达61%~94%。
《柳叶刀》杂志上发表过一项Meta分析,结论证实,超重和肥胖与过早死亡(35~69岁)风险显著增加相关。
“平均来看,超重的人实际寿命会比预期寿命缩短约1年,而中度肥胖的人实际寿命会比预期寿命缩短约3年。
此外,肥胖男性比肥胖女性过早死亡的风险更高。”
除此之外,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疾病与肥胖密切相关。
但体重和视觉上的胖瘦不是准确衡量一个人是否需要减肥的标准。
运动员肌肉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体重偏重但仍然是标准身材;
很多天生看起来很瘦的人,因为生活、饮食习惯的原因,内脏的脂肪含量很高,这也是很可怕的。
有两个标准可以衡量:
(1)身体质量指数BMI(Body Mass Index)
体质指数(BMI)=体重(kg)÷ 身高^2(m)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分级,按照人体差异,亚洲和中国标准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在中国标准中,BMI超过28就是肥胖。
(2)体脂率(BFP, Body fat percentage),也就是脂肪占体重的比率,是衡量胖瘦的蕞客观的指标。
体脂率的数值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对于成年人来说,男性标准在15%~18%,女性的标准在25%~28%。
测量方式有很多,比如皮脂钳测量、水下称重等,为了方便,可以自行使用体脂仪、体脂秤等简易工具,不过只能作为参考;
如果有条件,可以尝试到医院用专业设备进行体脂测量获得数据。
男女不同体脂率大致身材示意图
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健康层面,并没有减肥的必要。
但如果是关于精益求精的审美,就是另一种追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