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整形医生介绍颌面部的关节和矫形治疗
正颌畸形主要包括牙齿和骨骼问题。干预骨骼问题的可行性取决于面部骨骼的发育情况,特别是改变生长节点处关节生长的可能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正畸治疗是以间接方式进行的,作用于牙齿的力量作用于骨骼,导致牙弓的改变。如果正畸结果是适度的,那么正确的牙槽骨变化会增加治疗成功的可能性。各位求美者需要了解的是,正畸治疗的可行性主要取决于三点:腭中缝、翼腭或翼腭缝和颞下颌关节。
1、腭中缝
腭中缝结合了两个半颌骨,包括内侧切角(从前腭孔到前鼻脊)和颌间。它由前部(两颚腭突之间)和后部(两颚侧突之间)依次组成,从前腭孔延伸至后鼻棘。这是一种骨缝,由于它能够扩大并明显增加与下颌相比过小的上颌的尺寸,因此在正畸中被广泛利用。治疗的效果取决于腭中缝在生长过程中的显著变化(形态学和组织学)。在出生后的头4-5年,它是一条非常大的直线,在10岁时,它显示出起伏,变得弯曲。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它每年增长1毫米,然后以每年0.25毫米的速度稳定增长,直到青春期,之后它以每年约1.5毫米的速度增长。在8到10岁之间,开始出现骨针,逐渐从边缘交叉,从而形成骨桥。由此产生的融合开始于缝合处的后方,并向前发展。这种融合过程显示出很大的个体差异,通常发生在15至19岁之间。
2、翼腭裂或翼腭裂缝
结合翼腭和上颌结节;7~8岁的上颌结节是上颌骨生长较多的地方,同时骨质增生为磨牙的萌出提供空间。大约在13~15岁的时候。利用磨牙作为支撑力,可以使用口外牵引(TEO或Delaire面罩),将重力作用于骨缝。其效果根据力的方向而不同:如果它指向后方,就会压迫骨缝,如果它指向前方,就会使骨缝扩散。力量改变颌骨生长的机制尚不清楚。临床经验告诉我们,通过施加适度的力,始终使用上颌磨牙(每侧最小0.25公斤力,约2.45牛),可以防止颌骨向前生长。为了加速其进展,有必要使用较大的力(甚至是lkgf,约9.8N)来固定上颌弓的所有牙齿。
3、颞下颌关节
它是颅面复合体中唯一的活动关节。它的特点之一是髁状突中存在次级软骨,这使得髁状突能够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如下颌骨前进的功能装置所引起的刺激。它具有与初级软骨不同的结构,如骺板,其中骨化是由透明软骨外层覆盖的软骨细胞促进的,所述软骨细胞整齐地排列成柱状。然而,在髁部,有两层外层与下颌骨骨膜连续。虽然最外层是由纤维结缔组织组成,但底层未分化的间质细胞的存在对于理解髁状突对功能刺激的适应性至关重要。这些细胞增殖,分化成软骨细胞并产生软骨,当髁状突被压缩时,它们随机分布,然后分化成成骨细胞并产生骨。如果没有功能刺激,间质细胞保持不活跃,反映该区域多向生长能力的一系列事件就不会发生。
4、面部生长和髁状突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机制
(1)、上、下颌骨的生长受前颅底和鼻中隔软骨的遗传决定性影响,导致上颌骨本身相对于下颌骨产生持续不断的轻微向前运动。
(2)、上下颌骨之间的咬合差异是由周边的牙周本体感受器和颞下颌关节转换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介导的。
(3)、颞下颌关节的软骨生长是通过下颌骨的向前运动和间接通过血管系统刺激的,从而刺激髁状突的生长。
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04年左右发现了作为机械信号传感器的蛋白质,以刺激髁状软骨的生长。这一理论倾向于解释作为下颌骨功能矫正的有效性,尽管关于刺激下颌骨生长的能力超出其遗传潜力的辩论仍在继续。总之,各种错颌畸形的发生有多种原因,如错位、颅面不协调,包括牙齿错位、上下咬合错位、颌骨大小或形状异常、面部畸形等。具体情况还需要具体判断。各位求美者们,以上就是关于颌骨错位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