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列表 >  详情

有一种牙真是让人没病也想拔!

2020年01月08日

现在,拔智齿似乎成了一种常见操作。因为智齿不仅没用,还惹事:

长不出来——拔了!
顶前面的牙——拔了!
引发蛀牙——拔了!
牙龈发炎——拔了!

现在没事,万一以后发炎呢?——拔了!

案例图片

明明牙床已经很拥挤,为什么还要在20岁左右长出一颗,哦不,是四颗硕大的新牙来添乱,拔了!于是,每天有无数颗智齿(或智齿残躯)命丧牙科诊室,还患者一个从容的口腔。

但是,曾经的智齿也是清清白白一颗牙,和其他两个大槽牙平起平坐。这样说拔就拔,考虑过智齿的感受吗?智齿心里苦。不是它长得太大太慢,而是现代人的用牙太省、磨损不够,用不上一颗安静的智齿了

怕你其他牙磨没了,

智齿出来心疼你一下

咦,牙齿需要磨?这不是与我们从小受到的保护牙齿的教导相悖吗?蛀牙、牙结石等等口腔问题当然要避免,但牙齿很弱的修复能力意味着它天然会磨损。

我们的牙齿是个很傲娇的存在。一方面,它是我们身体上最坚硬的部分。另一方面,一颗牙掉了就永远再见,长不出新的来,而且长在嘴里的牙齿自我修复能力也不强。头发能够更替,牙齿不能;两节断骨之间可以长出结实的骨痂,而断掉的牙齿需要粘合或植入假体。总的来说,可以把牙齿理解为一生一套(乳牙+恒牙)的耐用工具,没了就真没了

案例图片

一颗槽牙

牙齿的硬在于物质构成。牙冠最外层的牙釉质(就是看起来半透明发白的东西)是身体上最硬的物质,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这里没有神经或血管,长成后不可再生。牙釉质里面浅黄色的结构是牙本质,这里更软、更敏感,可以缓慢再生。牙本质往里,就是牙髓腔了。当磨损发生,最外层的牙釉质会最先丢失,随后是牙本质,牙冠也会越来越扁。像越用越短的铅笔芯,上下牙接触、前后牙摩擦、咀嚼、啃咬、甚至是空气里的风沙都会影响牙齿。

案例图片

仓鼠的上下门牙在一生里持续生长

如果看看其他哺乳动物,就会发现牙齿磨损是正常现象。比如啮齿类,它们强大的门齿终生生长,如果他们不用啃木头、啃食物的方式磨牙,可能会因为门牙太长而无法吃饭。另一方面,大象数量有限的臼齿(槽牙)会随用随掉。当靠前的一颗牙齿磨损殆尽,这块比砖头还大的牙齿将脱落,靠后的一颗槽牙会移到前面补上位置。当没有可补位的牙齿时,这只大象也走到了生命尽头

和大象持续补位的槽牙一样,人类各颗牙齿的生长、磨损也有先后之分,保证了总有牙齿可用。比如,大约从6岁起,儿童乳牙脱落、恒牙萌出遵循一定的顺序,不会一下让牙全掉光。这个过程保证了一幅乳牙与恒牙的组合,让小孩有足够的牙齿吃饭。在12岁左右,乳牙会全部脱落,而恒牙生长是一条更长的战线——从6岁的第一次换牙(一般是上门牙)到20岁左右的第三臼齿——也就是智齿萌出。

所以,在智齿长出前,门牙等牙已经磨损了十几年到几年不等。如果放在史前磨损严重的时代,你的其他牙可能会嗷嗷待哺地迎接智齿的到来。

案例图片

什么,这还能迎接?

没错,有些研究者认为,人的牙齿其实本来应该一边磨损一边往前走,给智齿留出生长空间的。

旧牙前移,

为新牙腾地方

牙齿会动。

如果你拔过牙,你可能会知道我们在嘴里看到的乳白色牙冠只是冰山一角。牙冠之下的浅黄色牙根构成了牙齿的大部分长度,有的牙齿有一个牙根(比如虎牙和门牙),有的有两个(下槽牙),甚至三个(上槽牙),不管有几个,这些牙根都穿过牙龈,插入牙槽骨内,由牙周韧带加固。牙槽骨不是单独的骨头,而是下颌骨和上颌骨中与牙齿相连的部分的称呼。

即使深插入骨,牙齿也可以前后左右地倾斜和漂移,无需要牙套的牵引。而其中一种移动就是朝门牙牙缝方向移动(近中移动),这将缩短齿列长度,可能的结果就是为最后出现的智齿提供空间(这种移动的原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唇颊压力、前后牙摩擦有关)。

案例图片

12岁至成年期间,齿列深度(CD)缩短

在现代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变化的影子。比如,1972年,爱荷华大学的牙医威廉·德考克(William DeCock)发现从12岁到成年间,儿童的齿列深度减短了。但这些记录远不及古人类标本上的夸张。

案例图片

从左到右三个个体,随着磨损加重,牙冠扁了,齿列短了

磨损会明显影响齿列的形状,包括长度。如图片里从左到右三张日本史前绳文人的侧面照,分别对应了牙齿轻度、中度和重度磨损。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随着磨损加重,牙冠矮了但牙根抬高了,门牙短了但龅牙没了,牙冠磨掉了最鼓的部分但是牙齿之间好像更紧密了——从前看不到的智齿也出现在了视线里!

是不是很神奇……

磨损对牙齿影响之大,甚至因此出现了一种争议性假说现代人的牙齿咬合是不正常的,像古代人那样高度磨损,一边磨一边收龅牙、缩齿列、牙齿抬升,直到都磨得平平的才是正确的咬合(correct occlusion)!磨小的牙才是符合演化设计的牙!现代人那些毛病,什么门牙歪了、虎牙突了、蛀牙多、牙周炎一堆一堆,包括智齿长不出来,都是因为牙齿磨损太少了,咬合不对!

一竿子否定所有现代牙的这位雷蒙德·拜戈(Raymond Begg)也不是随便说说,他是阿德莱德大学著名的正畸大夫,根据多年从业经验和对澳洲原住民的研究在1954年得出了这个结论。他发现,相比吃饭软叽叽现代人,古代原住民的牙病少多了好吗!

案例图片

现代人牙(左)比高度磨损的牙(右)有更大的空隙供龋齿生长 

比如龋齿,就是蛀牙,这种清洁不到位导致细菌释放的酸性物质腐蚀牙齿的疾病,现代人里很常见。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低磨损的牙齿见有更多表面能被侵蚀;但高度磨损的牙齿更紧地并在一起,留给蛀牙的空间就更小。

还有牙齿太挤、智齿长不下这种问题,你看磨小了的牙齿不是齿列更短了吗,这样牙槽骨也不挤了呀。

案例图片

现代人牙(上)和高度磨损的牙(下)相比,牙周膜高度更一致,齿列更短 

这个结论被很多人至少部分地接受,其中一位就是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的海部阳介(Yousuke Kaifu)。这位来自以细心著称的牙齿研究大国的人类学家基本赞同的拜戈的假说,因为他在史前日本人牙齿上观察到了相似的现象。他认为,那种深深摸磨过后紧凑对其的牙齿序列是一种适应性现象,是演化里帮助人类可以一直高效咀嚼的方式,同时也减少了口腔疾病的可能。

而现代人(和史前也没隔几千年)保留着这种适应能力,不过已经不需要了。因为我们的饮食非常软,对牙齿的磨损大大减小。

智齿难长,

也有其他原因

当然,也不是所有研究者都认同这个结论,毕竟除了磨损太少之外,智齿还面临着不少其他麻烦。

案例图片

Jebel Irhoud 洞穴出土的距今20万年的古人类颅骨(左)与现代人颅骨(右) |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

首先自然是个体差异了,本来牙齿就不是千篇一律,人和人的头骨和牙齿都会有差异,小嘴大牙齿的人更可能被智齿困扰,而大嘴小牙甚至携带缺牙变异的人,最后一颗槽牙长出就会更顺利。

第二,和人类祖先相比,现代人本来脸就更小,下巴就更“精致”。实际上,所有的现代人类都在蛋白质 MYH16的基因上有一个缺陷,这个蛋白质是负责掌管下颌肌肉的,导致我们的下巴比我们的灵长类亲戚们弱得多。幸运的是,人类后来学会了用火,再后来又学会了农业,不必去生吃那些难啃的肉,所以下巴弱一点也无所谓了。甚至有研究者猜测,弱小的下巴给大脑留出了更多空间,有助于脑容量的增加——当然,智齿的麻烦就是代价。

案例图片

智齿忸怩的牙根和下牙槽神经 | Mohammad  Akheel

还有,作为第三臼齿的智齿自己其实也难逃其咎。和别的牙相比,它真的是一颗深井冰的牙齿。不管是冠还是根,形状都很放飞。虽然都是臼齿,但第一臼齿和它相比就像正常桔子之于丑橘。智齿生长之初的牙胚有时也位置不太好,这样牙冠的位置先天不良,后面牙根再扭曲也无力回天。

最后,比起把牙磨到正确咬合位,如果智齿挤得发疼,还是拔了简单。_(:з」∠)_

拔智齿相关文章

拔智齿专题&案例

400-8299-365

24小时免费咨询电话

电话咨询
2
在线咨询
预约名医